23.1.07

電影---血鑽石

今天和好友們一起去國賓看了早場電影,不曉得是週末的關係(大家都想睡晚一點),還是天氣冷的原因,抑或是本片的票房不佳,好友先到去買票的時候,根本就不用排隊,而且偌大的戲院裡大概還有八成的位子是空的,而且我們還買到最中間的座位(所以好友一直在想說不定她們是第一個買票的)。

雖然結局我不是很喜歡,但是這部片的確是一部好片。男女主角的長相都很賞心悅目,男配角也是高大魁悟,加上非洲大草原壯麗的景色,光是畫面就是一種視覺上的享受。導演的功力更是沒話說,能夠把如此沉重的劇情拍得這麼緊湊,觀眾幾乎是屏息凝神地觀賞,這絕不是可以輕易做到的。

在劇情方面,本片詳細描述了西方世界為了滿足自身貪婪的欲望如何利用政府與反叛軍之間的腳力剝削當地的天然及人力資源,另外也反映出戰爭中國家人民生不如死的生活及娃娃兵(baby killer)如何從膽怯害怕的小男孩變成冷酷嗜血的殺手。本片的主軸繞著一對當地父子而行(但男主角是李奧納多狄卡皮歐),因為內戰的關係,村莊被摧毀,村民被迫流亡到難民營,父親被反叛軍抓去挖鑽石,兒子則是被抓去當娃娃兵。父親私藏鑽石被隊長抓到的時候,正好政府軍攻破反叛軍的大本營,所以父親隨著反叛軍一起被抓到首都的監獄裡。 隊長在牢裡大聲嚷嚷著要父親把私藏的鑽石交出來,這句話被因為走私鑽石被抓到的艾奇(李奧納多飾)聽到,當艾奇被保出獄後他千方百計地接近父親,並已幫他找到家人為條件要跟他平分那顆鑚石的利益。在尋人及尋鑽石的路途中,因為反叛軍由黑翻紅佔了上風,兩人處處皆遇危機,雖然有女記者鮑恩的幫忙,可以順利通過一些關卡,但在最後艾奇還是無法離開這片紅土地。艾奇在臨終前聯絡上女記者,期望由她幫助父親到倫敦並把其他家人一起接過去。女記者也利用這個機會揭發了知名珠寶公司購買走私血鑽石以壟斷市場的下流手段。就像所有好萊塢影片一樣,正義的一方獲得勝利,父親被邀請在西方各新聞界代表面前發表演說。片尾字幕還打上希望大家不要購買血鑽石的字樣。

看到因為戰爭不斷,家園只剩斷壁殘垣,家人也四處離散(也可能早就被殺害了)的畫面,心裡真的感到十分悲傷,眼眶不由自主地紅了,鼻頭也酸了,卻也慶幸自己是生長在這樣和平幸福的環境,不必每天面對隨時可能失去所有,包括生命的危險(註1),雖然就如同片中女記者所說的,觀眾看到這樣的故事可能會替當地的人民難過,可能會捐錢,但往往過沒多久就把此事拋諸腦後,可我仍要把這樣的心情記錄下來,或許我不能對他們有所幫助,至少我可以提醒自己珍惜身邊的人事物。在非洲許多國家,連年的戰爭不僅搞得民不聊生,也使得許多應該懷有夢想的孩童們被奪去了天真。這些娃娃兵被抓走之後,被迫學習開槍殺人(因為他不開槍就會被射殺),灌輸歧視身為勞力階級的父母,被毒品控制好替軍隊賣命。片子一開始的時候,兒子是一各夢想當醫生的小孩,眼裡總是閃耀著希望的光芒,而在接近尾聲的時候,兒子因為被施打毒品,跟著曾經摧毀自家村莊的軍隊摧毀了更多人的家園,眼神也變得無神呆滯,甚至在父親冒險要帶他走的時候,狠狠地甩開了父親的手。看到這裡,我在也控制不住,眼淚奪眶而出。這些孩子們就算將來不一定會大鳴大放,但若是沒有戰爭,至少他們一輩子可以過著平凡但幸福的生活。可是,人類的慾望是無止盡的,非洲各國內當政者及反叛軍對權力的渴望,西方財團(甚至政府)對利用這樣的衝突滿足自身對利益的渴望,就像一個圓圈,無限地循環,而當地民眾的痛苦不知道何時才會真正的結束

我認為本片的結尾是對本面的一個大大的諷刺,因為真實的世界中事情不會這麼簡單就結束了,牽扯到國家經濟的大財團就算醜聞爆發,也能在沉潛之後又是意氣風發,甚至更多無法登上媒體公諸於大眾。受害者發表了演說又如何?事件過後一年以內又有多少人還記得這件事呢?結尾以字幕呼籲大家不要購買衝突鑽石(來自衝突區的走私鑽石,也就是血鑽石),事實上有多少人能在購買的時候辨認自己買的不是因為縫在羊皮裡面走私而染血的血鑽石,不是非洲人民用鮮血換來的血鑽石 或許我們這些小市民買不到也買不起,但東西方的富貴夫人們會在乎嗎 一直以來保護動物協會呼籲大家不要買皮草,但買得起皮草的人還不是照買,動物還不是因此失去生命,更何況鑽石這類貴重珠寶不僅是身份的象徵,更是一種投資。今天若有一棵珍貴的100克拉粉鑚出現在夫人小姐們(還有許多女明星)的面前,管它是珠寶掮客還是知名珠寶公司,只要價錢談妥立刻銀貨兩訖,有誰會想到是不是血鑽石呢?又有誰會因為是寫鑽石而放棄呢? No one




註1. 每每看到因為不如意或壓力而有人輕生的新聞,我就會猜想,如果把這些人送到戰爭中的國家三天,他們回來之後是不是會愛惜自己的生命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