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10.09

留學生週記

<一>
上裡拜老闆和其他兩個人到美國參加SFN,只有我一個人留在實驗室,嗚~~只能等明年再去!!老實說,一個人在實驗室的日子還滿爽的XD,至少變臉比天氣還快的老闆不在,心情就輕鬆許多,少了兩個人在旁邊嘰嘰喳喳,做事也很有效率,雖說"獨學而無友",但我還滿享受這樣短短幾天獨處而清靜的日子。

H問我說有沒有稍微想念他們倆個。拜託,才一星期,高興都來不及了!不過,顧及他們倆男人的自尊心,我免微其難地回答:"當我一個人準備7L的PFA的時候,或一個人扛一大袋垃圾去回收室,或者一個人帶兩個老是心不在焉的大學部學生做專題的時候,都會想到你們"

<二>
來英國之後,因為沒什麼機會曬太陽,皮膚變白了,但膚質也變差了。雖然我每天洗臉後都會擦上乳液,偶爾也會敷面膜,但還是太乾,乾到鼻子兩側自動分泌些油脂出來,鼻子上總是有粉刺,兩側毛細孔變大,成了名符其實的草莓鼻。我想,應該是保濕作得不夠好,有一陣子每隔兩三天就敷面膜(我是用美麗日記的珍珠粉面膜,我覺得它的美白功效不佳,但保濕效果挺好的),卻沒什麼效果。用深層清潔的面膜效果也只能維持兩三天,然後粉刺又會像雨後春筍般冒出來(囧)。

最近這個情況終於有點改善了(喜極而泣)。最大的原因可能是我換了洗面乳,也改變了洗臉的方式,毛孔不再堵塞,雖然只有縮小一點點(是我的心理作用嗎?),至少粉刺已經很少冒出來了。我買了這邊Superdrug自有品牌的茶樹泡沫洗面乳,泡沫沒有像蜜妮的泡洗顏那麼綿密,但也有可伶可俐的等級,大概是因為除了茶樹精華之外,還添加了小黃瓜萃取物,洗完臉之後會有超級清爽的感覺。最近天氣又轉冷了,早上我大都用冷水洗個臉,擦點乳液就出門了,晚上則是先用溫水打濕,讓毛細孔打開,用泡沫洗面乳清潔後,先用微溫水洗淨泡沫,再用冷水收縮毛孔,洗完臉之後一定先用化妝水再擦乳液。

等我有時間去逛街,我一定要買Biotherm的水凝凍來試試看(這句話已經喊了半年了,嗚~~~),據說這款保濕力超好,看看加強保濕之後會不會改善毛孔的問題。

<三>
腸胃炎和我有超過10年以上的孽緣,雖然在不像高中時代那樣每兩個月就來找我一次,但每年還是回來拜訪個五六次。久病成良醫不是甚麼值得炫耀的事情,但在英國看病不是很方便,總要先透過GP,除非胃出血吧,不然醫生可能叫你回家多休息,吃點清淡的東西,就這樣了事,所以我想分享一下對付腸胃炎的好方法。

斷食,沒錯,就是跟變態減肥人一樣的方法(我在這裡絕對不是要鼓勵大家用這種方式減肥!!!)。腸胃炎發作的時候,胃腸需要休息,需要一些時間來復原,斷食可以先簡清腸胃的負擔。我通常會斷食個一兩餐,剛發作的兩個小時,我連水都喝得很少,因為連喝口水都會讓我跑廁所,拉出來或吐出來的水分,比我喝進去的還多!如果真的很渴,也只能小口小口地慢慢喝,不會一次喝太多!斷食個一餐後,就會比較舒服一點,這時候我就會開始補充水分及電解質,所以我多半會飲用運動飲料。情況許可的話,下一餐我就會吃點白麵包或饅頭,情況還是有點糟糕,我就繼續斷食(通常這時候我已經餓得快發瘋了)。開始恢復吃東西的第一天,只吃白麵包、粥或饅頭(這種時候吃全麥,等於找死;白麵包和白饅頭是比白吐司好的選擇),而且以少量多餐為原則,接下來的一兩天,仍會以清淡飲食為主。

星期五一早,腸胃炎又來了,所以我就實施斷食法,省略中餐不吃,果然下午就舒服一點,但要作事,完全不吃東西,會沒有體力,所以兩點多時吃了一小塊白麵包。晚上我熬了粥,雖然我有魚鬆可以配著粥吃,但魚鬆其實含油頗重,會造成對腸胃的負擔,較油膩的罐頭也最好不要。所以熬粥的時候我切了些chestnut mushroom進去,後來又加了玉米補充營養,並用少許鰹魚醬油調味,味道出乎意料地好!或許以後我比較不會那麼排斥粥品了XD

18.10.09

蔬菜烏龍麵+ 泰式綠咖哩

<一>
親朋好友都知道,我有一種午晚餐沒吃到蔬菜就會渾身不對勁並且面目可憎的病,以前在台灣的時候,總是要求餐桌上一定要有淺色(如高麗菜、萵苣、苦瓜)或彩色蔬菜(如紅蘿蔔、甜椒),以及綠葉菜。初來英國時,一開始我也想維持這樣的飲食習慣,但後來才發現時在太困難了,這裡的蔬菜種類遠比台灣少了許多,更遑論綠葉菜,而且許多綠葉菜只適做沙拉,我不得不跟現實妥協(回台我一定要大吃地瓜葉、空心菜以及高麗菜),只能每餐都盡量食用兩種以上蔬菜。通常我都會把肉類和一到三種蔬菜(或菇類)混在一起煮,當做主菜,另外再弄個葉菜類當配菜,不過,有時候我也會犯懶,就通通丟在一起炒飯或炒麵了事。

要是前一週吃太多紅肉(牛羊豬),接下來我就會盡量以雞或魚為主要蛋白質來源。某天晚餐,我剛好沒米了,就用洋蔥、高麗菜、黃椒和烏龍麵做了蔬菜烏龍麵,另外煎了一片鮭魚當配菜。烏龍麵的調味只用一點醬油、味霖及少許蘋果醋調味,而鮭魚也只灑了海鹽,雖然兩者都清淡,但份量十足且營養充分!


<二>
之前吃過M&S的高級微波綠咖哩(只能說,一分錢一分貨,M&S的微波食品比Tesco的好吃)後,我就莫名得一直想吃綠咖哩,但又不想買超市裡現成的咖哩包(應該都調整成英國口味),就問了隔壁實驗室從泰國來的Bao該去哪裡買綠咖哩的材料,Bao跟我說中國超市賣的Nittaya咖哩糊(paste)是泰國最大的品牌之一,她個人很喜歡這家的味道。Bao非常熱心,除了介紹咖哩糊的品牌,還從泰國網站找綠咖哩的做法,幫我翻成英文,並且註明各項材料哪裡買得到,怕我沒買魚露,給了我一小包魚露(結果,我用完之後沒綁緊,全部漏光光)。

因為這裡的肉品都沒放血,加上阿皮不太能吃辣(但做出來的成品阿皮還是一邊吃一邊喊辣,原來超市裡的綠咖哩不辣是假象),所以我有稍微調整一下做法。

材料:
綠咖哩糊 1/4 杯
雞腿肉 350 g
椰奶 1又1/4 杯
雞高湯 1/2 杯 (我沒有,所以直接用水)
糖 一大匙
魚露 三大匙
紅辣椒 兩根
圓形綠茄子 (愛加多少就加多少,可切半或切1/4)
Holy basil適量 (我覺得跟sweet basil比起來,它的味道更接近台灣的九層塔 bush bail,再台買不到holy basil,可用九層塔代替)
豬血 (買不到,沒加)

作法:
1.大火快炒雞肉(<---我盡力了,這裡的電爐不像瓦斯那樣的大火>___<),約七分熟就離鍋。
2.1/2杯椰奶用中火煮滾三分鐘,然後加入綠咖哩糊,並燉煮幾分鐘。
3.放雞肉,煮滾後用魚露及糖調味。
4.加入圓型綠茄子,並加入剩餘的椰奶。
5.茄子變軟且雞肉全熟後,即可加入holy basil,離火起鍋。



泰國圓綠茄子長這樣
圖片來源 www.roshani.co.uk

<三>沒圖沒真相的味噌炒大黃瓜(刺瓜仔)
我只是想用掉醃過一次魚的味噌(白味噌+味霖),所幸倒入正炒黃瓜的鍋中(不用加水,黃瓜會出水),啦啦ㄟ,把湯汁收到濃稠即可。出乎意料地好吃喔!

Japanese Restaurants

曼城有好幾家日本料理,不過,我對他們不抱有太大的期望,口味不必道地,只要不難吃和吃得飽就可以了。

我在曼城的第一餐日本料理其實就是我來曼城的第一餐,那時候還不適應這裡的冷(現在依然覺得冷。),就想吃熱食、喝點熱湯,路上可見的不是pub(第一天還不知道英國的pub中午就開始營業,有供應午餐,有的甚至從早上開始賣英式早餐哩!)就是速食,便利商店裡只有賣冷冷的三明治(每次走進便利超商,就好想台灣小7的御便當,還有冬天販賣的熱飲喔),學校附近發現一家拉麵店,二話不說就走進去,我和阿皮各點了雞肉蔬菜拉麵以及牛肉拉麵,因為我點的是套餐,還有兩個非常小的煎餃(大概一口就可以塞進兩個,囧)。當天只覺得麵不算難吃,卻也絕對跟好吃勾不上邊,至於煎餃,只能感謝它就是那麼小一咪咪,不然,我很難把它吃完。就這樣,兩人吃掉十鎊左右,走出餐廳之後,我仍震慑於英國的高物價。時光匆匆,不知不覺我也在這裡生活一年了,今年九月中因為搬家的關係,沒辦法煮食,就和阿皮說好那幾天都外食,這位少爺提議為了慶祝來英週年,我們應該舊地重遊,又恰好那時的我重感冒,極度需要熱食,所以我們重訪那家拉麵店。阿皮照樣點了蔬菜雞肉拉麵,我則是點了野菜天婦羅烏龍麵,阿皮的蔬菜雞肉拉麵還是一樣,兩片青江菜葉在湯頭不對、麵條不對的麵湯裡游泳,雞肉用太白粉醃過(說不定還加了嫩精),雖然總有股違和感,但也不至於太難吃;至於野菜天婦羅烏龍麵,絕絕對對是個大地雷,野菜天婦羅的內容物除了炸青椒一小塊還算正常外,其餘的都很奇怪,炸綠花椰一小朵以及炸磨菇三小顆(<---雖然這個句子看起來很不雅,但烏龍麵端上桌時我心裡的OS就是這樣!!!),烏龍麵一點都不Q,麵湯更是恐怖,居然是用味噌湯,而且還是酸掉的味噌湯!!!我跟服務生反映時,他們非常客氣地立刻道歉,並向廚房反應,結果,廚師居然說味噌湯本來就有酸味!奉勸所有曼城的在地朋友,或是要來曼城遊玩的朋友,千萬不要輕易踏入這家拉麵店,如果因為太有冒險犯難的精神非得進去試試,千萬不要點味噌湯或是可能有味噌湯的麵(<---不過又有誰料得到烏龍麵是用味噌湯呢)!

隔天,愛吃如我對於沒吃到正常的日本料理耿耿於懷,硬是要去位於中國城附近Tokyo Season嘗試,依恃著有朋友的推薦,心想那裡料理應該不錯!阿皮點了炒烏龍麵午間套餐(除了炒烏龍麵,還有沙拉和味噌湯),而我則點了親子丼加味噌湯,另外我們又點一份小的綜合刺身。坦白說,親子丼太鹹,而且疑似加了甜麵醬(炒烏龍麵也有類似的情形),味噌湯還算不錯,生魚片卻大大出乎我意料之外得好,不但比我預期中要豐富許多(有鮪魚、鮭魚、甜蝦、花枝、清燙章魚以及另外一種忘了名稱的魚),食材非常新鮮,味道鮮而不腥,清甜爽口,鮪魚尤其鮮美,含在嘴裡化在舌上的感覺讓我好想在週末衝去那家店吃刺身。花枝和甜蝦也很優,放一點芥末在上面,不用沾醬油,山葵特殊的味道完全襯托出兩者本身的甘甜,完全擄獲我的胃和心。雖然師傅切得稍微厚了一點,但瑕不掩瑜(沒關係,我和阿皮嘴巴都很大),我只能說這樣一盤綜合刺身要價12鎊,絕對是物超所值(註)!


按照慣例,又是開動了才發現忘了照相。

註. 英國這邊的平均物價約是台灣的兩倍,食物價格更是高於兩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