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0.09

蔬菜烏龍麵+ 泰式綠咖哩

<一>
親朋好友都知道,我有一種午晚餐沒吃到蔬菜就會渾身不對勁並且面目可憎的病,以前在台灣的時候,總是要求餐桌上一定要有淺色(如高麗菜、萵苣、苦瓜)或彩色蔬菜(如紅蘿蔔、甜椒),以及綠葉菜。初來英國時,一開始我也想維持這樣的飲食習慣,但後來才發現時在太困難了,這裡的蔬菜種類遠比台灣少了許多,更遑論綠葉菜,而且許多綠葉菜只適做沙拉,我不得不跟現實妥協(回台我一定要大吃地瓜葉、空心菜以及高麗菜),只能每餐都盡量食用兩種以上蔬菜。通常我都會把肉類和一到三種蔬菜(或菇類)混在一起煮,當做主菜,另外再弄個葉菜類當配菜,不過,有時候我也會犯懶,就通通丟在一起炒飯或炒麵了事。

要是前一週吃太多紅肉(牛羊豬),接下來我就會盡量以雞或魚為主要蛋白質來源。某天晚餐,我剛好沒米了,就用洋蔥、高麗菜、黃椒和烏龍麵做了蔬菜烏龍麵,另外煎了一片鮭魚當配菜。烏龍麵的調味只用一點醬油、味霖及少許蘋果醋調味,而鮭魚也只灑了海鹽,雖然兩者都清淡,但份量十足且營養充分!


<二>
之前吃過M&S的高級微波綠咖哩(只能說,一分錢一分貨,M&S的微波食品比Tesco的好吃)後,我就莫名得一直想吃綠咖哩,但又不想買超市裡現成的咖哩包(應該都調整成英國口味),就問了隔壁實驗室從泰國來的Bao該去哪裡買綠咖哩的材料,Bao跟我說中國超市賣的Nittaya咖哩糊(paste)是泰國最大的品牌之一,她個人很喜歡這家的味道。Bao非常熱心,除了介紹咖哩糊的品牌,還從泰國網站找綠咖哩的做法,幫我翻成英文,並且註明各項材料哪裡買得到,怕我沒買魚露,給了我一小包魚露(結果,我用完之後沒綁緊,全部漏光光)。

因為這裡的肉品都沒放血,加上阿皮不太能吃辣(但做出來的成品阿皮還是一邊吃一邊喊辣,原來超市裡的綠咖哩不辣是假象),所以我有稍微調整一下做法。

材料:
綠咖哩糊 1/4 杯
雞腿肉 350 g
椰奶 1又1/4 杯
雞高湯 1/2 杯 (我沒有,所以直接用水)
糖 一大匙
魚露 三大匙
紅辣椒 兩根
圓形綠茄子 (愛加多少就加多少,可切半或切1/4)
Holy basil適量 (我覺得跟sweet basil比起來,它的味道更接近台灣的九層塔 bush bail,再台買不到holy basil,可用九層塔代替)
豬血 (買不到,沒加)

作法:
1.大火快炒雞肉(<---我盡力了,這裡的電爐不像瓦斯那樣的大火>___<),約七分熟就離鍋。
2.1/2杯椰奶用中火煮滾三分鐘,然後加入綠咖哩糊,並燉煮幾分鐘。
3.放雞肉,煮滾後用魚露及糖調味。
4.加入圓型綠茄子,並加入剩餘的椰奶。
5.茄子變軟且雞肉全熟後,即可加入holy basil,離火起鍋。



泰國圓綠茄子長這樣
圖片來源 www.roshani.co.uk

<三>沒圖沒真相的味噌炒大黃瓜(刺瓜仔)
我只是想用掉醃過一次魚的味噌(白味噌+味霖),所幸倒入正炒黃瓜的鍋中(不用加水,黃瓜會出水),啦啦ㄟ,把湯汁收到濃稠即可。出乎意料地好吃喔!

2 則留言:

阿瘦 提到...

看起來都不好吃
顏色不對 看起來很像...
就跟你說小黃瓜拿來跟味曾醃
超好吃的

chiayu 提到...

顏色不對,我也沒辦法
我買到的咖哩糊就是黃色的啊
但是還滿好吃的
帶有海鮮的鮮味
又有香茅的香氣

最近常在房間裡吃飯
光線不足
我又懶得修片
當然不好看

那個不是小黃瓜,是刺瓜仔(請用台語發音)
而且我是直接拿來炒
至於味噌醃小黃瓜
是我教你的吧!
我很久以前po過了說